簡介
教學資料
資料彙整 文學作家 |  理論家 |  電影導演 |  藝術家 |  文化概念與特色 |  時事、經驗與術語
目前位置:資料彙整   /  文化概念與特色  /  [特色] 中華文化多語談 第三單元 宋朝瓷器
類型:特色
提供者:法文系 李瑞媛老師; 楊美麟整理 故宮月刊 100 / 200 / 300 / 189

第三單元

宋朝瓷器

楊美麟整理

壹、導論
宋初減免稅賦,人民得以休息,國家漸趨安定,全國因此出現許多商業城市。宋人的生活方式也起了很大的變化,不再席地而坐,開始布置家庭居室,連酒樓茶坊都懸掛名人字畫。大家對瓷業有了新的需求,除飲食用瓷外,皇室貴族官僚富商開始以瓷器妝點居室。由於社會風氣崇尚自然,宋瓷也追求沈靜素雅,不同於唐朝盛世唐三彩的華麗爛漫。

出於燒造與需求,宋朝時各地形成許多瓷窯體系,雖是接續唐朝南青北白的瓷業發展,但也因市場競爭,使得唐朝有名的邢窯及越窯漸漸沒沒無聞。

靖康之後,稅源日減,朝廷為了增加稅收,開拓海外財源,大力發展造船業。當時船隻能遠涉重洋,船上並使用指南針定航向。 <萍洲可談> 和徐競的<宣和奉使高麗圖經> 就記錄了舟師夜觀星,晝觀日,陰天暗夜看指南針情況。這種遠洋帆船在當時是世上最先進的船隻。 藉由船運,宋瓷不僅外銷至亞洲各國,甚至遠至巴基斯坦、東非。

宋代燒瓷的窯口眾多,後人以汝、官、哥、鈞、定,五大窯口最為有名,稱為五大名窯。除此以外,像是龍泉窯、景德鎮、耀州窯、建窯等也極負盛名。

貳、大綱


一、汝窯
二、官窯
三、哥窯
四、鈞窯
五、定窯
六、龍泉窯

一、汝窯
窯址在今河南寶豐清涼寺。明朝<宣德鼎彝譜>中提到「內府所藏,柴、汝、官、哥、鈞、定」 其中柴窯不見器物和窯址,因而汝瓷排名第一 。
汝瓷之珍貴,首先因其物以稀為貴。汝窯燒造的時間很短,大約於北宋哲宗開始,但以宋徽宗時期為主,接受官府監督燒瓷。可惜金人南侵,北宋結束汝瓷也就停燒。時間短,量也少,是以南宋周煇 <清波雜志>時說到「近尤難得」;即使流傳至今者也不足百件。
其次,要推汝瓷的釉色。欣賞宋瓷,總以釉色為先。一般認為,汝瓷那種晶瑩純淨的釉色就是五代後周世宗所指的「雨過天青雲破處」的天青色,含蓄不誇張,幽美而素雅,如同中國人所愛的玉石一般。天青色澤同時是自然之氣,正符合文人崇尚自然、雅好清淡的品味。
汝瓷器形不求華飾,造型高雅大方,簡潔柔美,有如不食人間煙火的仙風道骨。

  1. 北宋 汝窯 青瓷蓮花式溫碗十ㄧ世紀後半-十二世紀早期

受到水墨畫和理學的影響,北宋藝術講求單純質樸,簡單又變化無窮。而蓮花一向是文人和藝術家創作的題材。此溫碗形態成熟淨雅,蓮瓣線條柔和優雅。觀其釉色,隱約可見天青色中透著淡淡的粉紅光澤,以口沿處最為明顯。汝州產瑪瑙石,故有汝瓷以「瑪瑙為釉」的說法。

圖文出處: 台北故宮
http://www.npm.gov.tw/zh-TW/Article.aspx?sNo=04001032

  1. 北宋 汝窯 青瓷無紋水仙盆十ㄧ世紀後半-十二世紀早期

水仙盆顏色粉青偏藍,釉色凝練,溫潤素雅,正展現出雨過天青、寧靜開朗的美感。器形簡約大方,折角婉轉優美,不顯稜,整體給人高貴優雅之感。本件水仙盆是所有汝瓷中唯一器表全無開片者。

圖文出處: 台北故宮
http://www.npm.gov.tw/zh-TW/Article.aspx?sNo=04001033

  1. 北宋 汝窯 青瓷奉華紙槌瓶十ㄧ世紀後半-十二世紀早期 (台北故宮)

瓶形如古代製紙槌打之器,故曰紙槌瓶。其外表有許多開片,形似蟹爪,稱為蟹爪文。器底刻有「奉華」二字,是燒成後再刻。一般認為奉華為奉華堂,是南宋高宗寵妃劉妃所居處。因此此器可能在南宋時曾擺置於奉華堂。除奉華外,此器器底尚有清高宗楷書七言律詩一首。

圖文出處: 台北故宮
http://www.npm.gov.tw/UserFiles/Media/3dvr-017856.html

二、官窯
官窯是朝廷皇室直接管轄而建立起來的瓷窯。由於是專為宮廷燒製瓷器,所以其式樣、裝飾、釉色等,均按宮廷設計生產。官窯工藝精益求精,不惜成本,但生產規模不大,時燒時停,且嚴禁民用,不合格者要打碎。官窯窯址多建在都城附近,因為專供皇室享用,均為宮中傳世器,不做殉葬明器。
北宋官窯有鈞官、汝官和汴京的官窯。北宋亡國,北宋官窯也終結。
南宋則有修內司和郊壇下官窯。明高濂的<遵生八牋> 說修內司窯位於杭州的鳳凰山下。郊壇下官窯位於杭州南郊的烏龜山一帶。兩者皆以紫金土為胎,胎骨色深,胎壁薄是其重要特徵。可是胚體薄吸附釉的能力有限,為了顯出豐潤的釉色就要施厚釉,釉有時比胎壁還肥厚許多。想要把釉掛的很厚,就要使用吹釉法,多次上釉。此時釉層和釉層間及釉層和胚體間的拉力及膨脹係數不同,燒製後互相牽引而產生各種不同趣味的裂紋,稱為開片,常見的如冰裂紋,蟹爪紋。
官窯造型以仿商周秦漢青銅器居多,可能與祭祀禮器有關。

南宋 官窯 青瓷葵花式洗十二世紀
粉青釉,釉質濃潤,青色含碧。

圖文出處: 台北故宮
http://www.npm.gov.tw/zh-TW/Article.aspx?sNo=04001027

三、哥窯
明朝文獻提及哥窯的來源:相傳是處州(浙江龍泉縣)章姓兄弟二人所燒,其瓷器多斷紋,又稱為百圾紋。也有的說,哥哥所燒的為哥窯,弟弟所燒為龍泉窯。另外,<格古要論>書中提到一碎器窯,窯址在吉安永和窯,亦即宋時的吉州窯。現在的學者則認為哥窯是南宋亡國,臨安都城的官窯工人將燒造官窯的技術帶入民間,在哥哥洞仿南宋官窯器燒製而成。
哥窯以開片為最主要特色,其開片常常展現出主紋與副紋交織,疏密相間的韻律感。這顯示哥窯的窯工不但能充分掌握開片技術,且能發展出以開片為欣賞重點的藝術作品。
哥窯的胎土中鐵含量高於官窯,且其胎釉膨脹係數較官窯大,所以在哥窯燒成冷卻的過程中,釉的冷裂直達胎骨,胎骨的鐵分就由裂縫滲出胚面,使得開片裂紋顯出黑褐色的條紋線。

哥窯 高足碗(台北故宮)
釉面滿佈開片,深者成黑色,淺者微帶褐色, 是所謂的「金絲鐵線」。

圖文出處: 台北故宮
http://www.npm.gov.tw/zh-TW/Article.aspx?sNo=04001091

四、鈞窯
鈞窯始燒於北宋,金元續燒。鈞窯不見宋文獻記載,但後世仍視之為宋代五大名窯之ㄧ ,與汝、官、哥、定齊名。鈞窯與汝、官、定窯都曾為宮廷需要燒瓷,所以器底刻有「奉華」字樣,應指的是南宋宮中的奉華堂。
鈞窯的基本釉色為乳濁天青加紅紫窯變。顏色有天藍、月白、紫紅多種色調,有時為青中帶紅,有如藍天中的晚霞。
紅紫窯變是因為釉料中含有少量的銅。漢代的低溫鉛釉陶以及唐代長沙窯的釉下彩就已使用銅做為著色劑。不過唯有在高溫1250-1270C的還原氣氛下才能燒成銅紅釉,而紫色是紅釉和藍釉相互溶合的結果。
銅紅的呈色受釉料化學成分、劑量,以及溫度和氣氛的影響很大,稍有差異就得不到正常的紅色,因此這是鈞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也為我國陶瓷美學開闢了一個新境界。這對後來元代的釉裡紅以至明清的寶石紅、霽紅等,都有深刻的影響。所謂一燒二料三做工,燒窯技術決定了一切。
鈞釉的另一大特色就是蚯蚓走泥紋和針眼。這是因為釉層裂縫處積釉,或釉層太厚,在燒製過程中產生氣泡而形成的現象。前者有如蚯蚓在泥上所留的痕跡,後者在釉面留下有如針孔般細小的典撞痕跡,故名之。
北宋鈞官造型以陳設器用的尊、花盆、盆托等花器為主。底部均刻有ㄧ到十的數目字,數字愈小,器形愈大。

元 鈞窯 天籃紫斑如意枕十二至十三世紀
紅紫斑裝飾是元代鈞瓷的裝飾方法之一,在器物上,不規則的塗上含銅釉藥,經還原燒顯現紅色。

 

圖文出處: 台北故宮
http://www.npm.gov.tw/zh-TW/Article.aspx?sNo=04001035

五、定窯
定窯位於現在河北省曲洋縣澗瓷村。定窯受到唐代邢窯的影響,以燒造白瓷而聞名,奠定以後青花、釉裡紅之釉下彩白色基底的基礎。
其實,白瓷的燒造不易。這是因為瓷土中含有許多的金屬礦物,鐵為最重。這些礦物經過高溫燒造後會呈現不同顏色。因此製作白瓷,窯工需將瓷土充分滔洗,去除乾淨這些金屬礦物,才能燒成白瓷。這在製作瓷器的過程中是一道重要而複雜的工序。
定窯瓷器常出現金屬釦,亦即在器物口沿處鑲金、銀、銅邊。這跟定瓷的製作方式有相當大的關係。一般燒瓷都採用匣缽仰燒法或支釘疊燒法,可是北宋定窯發明了用墊圈組合成的匣缽覆燒法。覆燒法可充分利用空間,節省柴火,減少器物變形,但缺點是口沿處無法上釉,留下一道無釉痕,既不美觀又容易骯髒。文獻記載北宋宮廷不用定窯乃因有「芒」,即芒口(南宋葉窴<坦齋筆衡記> 「本朝以定州白瓷有芒不堪用」;陸游<老學庵筆記> 「故都時定器不入禁中」)。因此,定窯工人就巧妙地在器物口沿處鑲上金銀銅邊;如此一來,不僅可美化芒口又可增加其價值,反而能突顯使用者的身份和地位。

宋 定窯 白瓷嬰兒枕    十ㄧ至十二世紀
嬰戲題材在宋晚期十分流行,絲織品、繪畫上都有,這與當時社會安定,人口增加有密切關係。
瓷枕最早見於隋,唐以後大量生產。定窯嬰兒枕罕見,有宜男枕的含意,祈求多子多孫。 此枕頭與身體分用前後兩模接合,其長衣下擺、背心等皆為模印;但背心背部則刻劃纏枝牡丹。刻花、印花、劃花是定窯裝飾花紋的主要手法。此器兼刻花、印花,是宋瓷雕塑中的上乘佳作。 底刻乾隆38年御製詩。

圖文出處: 台北故宮
http://www.npm.gov.tw/zh-TW/Article.aspx?sNo=04001028

六、龍泉窯
龍泉窯屬於南方青瓷系統,在浙江紹興、上餘、餘姚一帶。燒瓷歷史相當悠久,從西元前三、四世紀的春秋戰國即開始。至五代、北宋初期,龍泉窯受到附近燒秘色瓷的越窯影響;在北宋時已是中國瓷器中心。
北宋亡國,龍泉地區因應官家需要,開始燒製仿官瓷器。南宋發展對外貿易,禁止金銀外流,以絹布、錦綺、瓷器為商品,因而瓷器需求量大增。龍泉地區靠著水運優勢,可直接將燒好的瓷器經由溫州和泉州二通商口岸大量外銷至國外;其山區又盛產松柴,提供了燒窯所需燃料;因此,龍泉地區能發展成一龐大的瓷窯系。龍泉瓷器外銷可遠至東歐,甚至輾轉到西歐。傳入法國時,法國以《拉斯特蕊》牧羊人Celadon的帽帶飾顏色來形容龍泉瓷器;Celadon之名便成為中國瓷的代名詞。
龍泉窯釉色凝重。這是因其胎骨厚重,可一次吸附夠厚的釉,不若官窯的多層釉,所以燒成後的開片就大為減少。南宋中期以後還形成了具有龍泉自身特點與風格的梅子青與粉青釉龍泉青瓷。
龍泉窯釉分石灰及石灰鹼釉兩種。石灰釉釉層透明光澤強;石灰鹼釉外觀顯得黏稠飽滿,經過工匠控制燒成溫度和還原氣氛,使其外觀看起來柔和淡雅,達到有如青玉一樣的效果,此即「粉青釉」。石灰鹼釉的發明是南宋製瓷上的一大進步。梅子青釉則所需燒成溫度更高,玻化程度更高,釉層略帶透明且光澤較強。

南宋 龍泉窯 青瓷鳳耳瓶十二至十三世紀(台北故宮)
龍泉窯自五代、北宋即生產豐富瓷器,並曾依官樣造瓷上貢。南宋製作益趨端整精巧;灰白的胎質更求細密堅實,並蓄意仿杭州官窯的黑色胎土。其燒成的釉色以粉青、梅子青為尚,為當時高官富商所喜愛。 另一方面因市舶貿易大興,產量激增;是各國最喜愛的窯類。本件為粉青釉,釉色瑩亮無暇,可謂精品。

圖文出處: 台北故宮
http://www.npm.gov.tw/zh-TW/Article.aspx?sNo=04001034

參、漢法陶瓷詞彙
宋□汝窯□青瓷蓮花式溫碗:
Bol à réchauffe l’alcool en forme de fleur, céladon (Four RU, Song du Nord )

宋□定窯□白磁嬰兒枕
Oreiller de porcelaine blanche en forme d’enfant (fours Ding )

宋□建窯□黑釉兔毫茶盞
Bol dit « fourrure de lièvre » à couverte noire (fours Jian)

宋□汝窯□天青無紋橢圓水仙盆
Vasque à narcisses en céladon (fours Ru)

宋□定窯□牙白劃花蓮花龍耳獸環壺
Flasque en porcelaine blanche à col angulaire et anses dragon décorée de pushou (fours Ding) 

宋□龍泉窯□青瓷鳳耳瓶
Vase en céladon à anses phénix (fours Longquan)

南宋□官窯□簋式爐
Brûle-encens gui en céladon (fours impérial Guan)

元□鈞窯□天藍窯變丁香紫渣斗式大花盆
Vase bleu et violet, fours Jun, dynastie Yuan

肆、延伸學習
National Palace Mususeum. 《Dynastie Song et Yuan, 960-1350》in À la recontre du nouveau Musée national du Palais : guide. Taipei, 2008. pp.50-65. 宋瓷導覽介紹。

Céramique chinoise : http://fe.wikipedia.org/wiki/C%C3%A9ramique_chinoise
法文版中國陶瓷簡介。

Mary Tregear. L’Art chinois. Éditions Thame & Hudson Sarl, Paris. 1991.
法文版中國藝術簡介。

 

     
   Copyright ©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 . All Rights Reserved.  瀏覽人數,since 2013.10:3,208,373
   TEL:(02)2905-2551   FAX:(02)2905-2174     E-mail:[email protected]     24205 新北市新莊區中正路510號 (外語大樓LA117室)天主教輔仁大學外語學院